熱線: 0800-588-668

1. 減重飲食控制的核心原則

減重的關鍵在於熱量赤字,即每日攝取的熱量少於消耗的熱量。然而,單純節食可能導致肌肉流失、基礎代謝率下降,影響長期減重效果。因此,均衡飲食與適當運動才是健康減重,且能持續維持不復胖的最佳方法。

2. 訂定個人化的減重目標

減重應該設定合理的目標,例如每週減少0.5至1公斤。過快的減重可能導致身體適應低熱量狀態,影響後續控制體重的效果。建議使用TDEE(總每日能量消耗)計算工具來確定每日熱量需求,然後視個人情形,基於需求,一天減少300-500大卡達成穩定減重目標。

3. 三大營養素的攝取比例

(1) 蛋白質:增肌與飽足感的關鍵

蛋白質能幫助維持肌肉質量,並提高飽足感。建議每日攝取量為體重每公斤1.1-1.2公克,若有搭配阻力/重量訓練,建議可增加到1.6~1.7公克/每公斤體重。優質蛋白來源包括黃豆製品(如: 板豆腐、豆皮、豆漿)、雞肉、低脂海鮮、魚類、蛋類、乳製品等。

(2) 碳水化合物:選擇低GI食物

碳水化合物是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,但鼓勵多選擇**低GI(升糖指數)**的全穀雜糧,如糙米、燕麥、地瓜提供的「優質醣」,避免攝取過多、頻繁攝取「精緻糖」,減少血糖的劇烈波動。

(3) 脂肪:適量健康脂肪不可少

適量攝取健康脂肪能幫助控制食慾與維持內分泌平衡。優質脂肪來源包含堅果種子、酪梨、橄欖油、油性魚(如:鮭魚、鮪魚、秋刀魚)等。

4. 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

(1) 控制餐盤比例

建議使用**「211餐盤法則」**:

50%非澱粉蔬菜(如花椰菜、菠菜)

25%優質蛋白(如豆腐、魚肉)

25%健康碳水(如糙米、藜麥)

(2) 掌握進食時間

避免宵夜:晚餐與睡覺間隔至少3~4小時,減少脂肪囤積,亦可促進睡眠品質。

間歇性斷食:如16/8法(每日8小時內進食,其餘16小時禁食)有限度地斷食,並留意進食時的食物選擇,可輔助身體燃燒脂肪、控制一日攝取熱量多寡。

(3) 減少高熱量飲品與加工食品

減重過程中,應避免頻繁攝取含糖飲料、精緻甜點、炸物,無糖茶、無糖氣泡水、黑咖啡可當作常備飲料之交替選項;正餐盡可能多選擇原型態食物,透過豐富營養素增加飽足感,降低熱量攝取。

5. 透過飲食追蹤提升減重效率

記錄每日飲食能幫助檢視攝取的營養比例,膳食調整相對容易,且具有方向性,可幫助設定階段性改變策略,進一步提升改變自身飲食的意願與遵從性。推薦使用健談健管家+或手寫日誌來追蹤進食狀況,適時彈性變動計畫。

6. 如何克服減重瓶頸?

減重過程中可能會遇到體重停滯期,此時可以:

調整熱量攝取,增加蛋白質與纖維。

改變運動強度,增加阻力訓練與有氧運動的搭配。

找尋健康減壓方式,確保充足且有效的睡眠,避免壓力影響食慾,導致進食量增加。

7. 結論:減重飲食控制是一場長期戰略

健康減重並非短期計畫,而是需要持續優化、調整的改變過程,讓相對健康的選擇,逐步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。透過合理的熱量控制、攝取的營養攝取,搭配人性化方式,逐步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,才能達到理想體態並維持健康。開始行動,讓飲食成為你減重的最佳助力!